智能機器并非嶄新的概念,但機器大規模連網倒是史上頭一遭,物聯網(IoT)可望顛覆工業營運流程,但仍有不少人不清楚物聯網的真實含義。
根據PACE報導,為搶搭智慧城市的列車,大城市紛紛在街道安裝傳感器,工業界當然也不例外,工廠正如火如荼采用智能裝置,方便裝置與裝置之間實時交換信息,進而提高透明度和效率,同時降低生產成本。
不過,很多人其實搞不清楚物聯網的真實含義。有人誤以為物聯網是一項產品,必須盡快購買以免喪失競爭力。有人則是分不清物聯網和機器對機器(M2M)通訊的差異,全球數據安全供貨商Gemalto 2016年度物聯網展望(IoT Outlook)調查發現,竟有高達45%受訪者分不清M2M和物聯網。
物聯網的官方定義是連接人員、流程和對象的網絡。舉例來說,為了告知Google Maps有哪些空停車位,個別停車場會把數據傳給Google,Google再負責確認和輸入Google Maps。這種水平式數據分享是物聯網的一大關鍵,不只適用于消費世界,也會是工業營運的好幫手。
工業物聯網(IIoT)應運而生,可望顛覆工業制程的數個層面。普度模式(Purdue)的計算機整合制造(CIM),至今稱霸制造業系統營運約20年,本質上就是垂直的信息流,從生產現場傳輸到更高層次的企業系統。
基本上,可編程控制器(PLC)、傳感器、馬達和驅動器位于金字塔底部,不斷輸送信息給數據收集監控系統(SCADA)等網絡,接著才是制造執行系統(MES),最后則是企業資源計劃系統(ERP)。
然而,工業物聯網出現之后,光是垂直信息流再也沒有意義,畢竟要發揮物聯網的潛力,所有信息都必須自由流通,以便附加價值。
這正是M2M和企業物聯網之間的差異,M2M會有一些垂直的數據孤島,反觀企業物聯網系統,一切都是相連的,正確的數據會在正確的時間,流通至正確的地點,讓我們更了解工業流程。這些數據同時會有垂直和水平的數據流相互交錯。
借助機器連結機器,人員連接機器,或者機器和人員連接更大的系統,制造商可沿著整條價值鏈打造智能網絡和工廠系統,讓工廠系統之間相互溝通和監控,進而為機器操作員節省很多心力。由此可見,工業物聯網可簡化工業營運,雖然數字轉型會面臨諸多挑戰,但未來效益會超過成本付出,也有助于企業保持競爭力。
評論列表
我要評論